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读书笔记大全小学课文麻雀主要内容

小学课文麻雀主要内容

更新:2023-08-16 15:30:13编辑:tougao归类:读书笔记大全人气:68

透过作者对猎狗、老麻雀样子的描写,体会文中各角色的品质特点,真切感受爱的力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课文麻雀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课文麻雀主要内容

 麻雀(课文原文)

屠格涅夫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故事中的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麻雀及描写猎狗的重点词句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父)爱的力量。

3、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作者对猎狗、老麻雀样子的描写,体会文中各角色的品质特点,真切感受爱的力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出课文

请小朋友们看到这句名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幻灯片出示)

请大家读读。听过吗?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吗?也许里面的“俱全”一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是吧?俱――都的意思;全――齐全的意思。这句名言讲的是麻雀虽然个儿小,但它的心、肝、脾、肺、肾这五样内脏却样样齐全;比喻某样事物虽然小,但什么也不缺,该有的东西都具备。明白了吗?请大家记住这句名言,有一天你会用上它的。

由这句名言,你感受到麻雀个儿怎样呀?认识麻雀吗?(交流)(相机出示麻雀图)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麻雀,留给人们印象不怎么特别的小麻雀,却有一个特别的故事,震撼过一位俄国大作家的心,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麻雀》。

【设计意图】将一些经典语言“植入”学生的大脑,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之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句在人们口头上广为流传、在许多著作中常被引用的经典名言。在这节描写麻雀的语文课之初谈起这句名言,对名言的学习来讲,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对课文学习的铺垫――了解麻雀来讲,又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学生通过名言中的信息很快感知到麻雀个儿小的特性。聊名言――聊麻雀――揭课题,衔接自然,教学不单调,一个环节里揉合了几个教育目的,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让课堂更为高效。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关于麻雀的什么故事,感动作者的是什么。

2、这儿有几个生词(出示幻灯片),看看大家是否能读正确,是否理解:

嗅;摇撼;无可奈何;扎煞

1)指名读词,注意正音

2)多种方法解词

嗅(做个嗅的动作)摇撼(师生合作演示风摇撼树的动作)

无可奈何(联系课文理解:讲谁做什么无可奈何?)

扎煞(联系文中语句、看插图理解)

【设计意图】自读自学后的读词解词,是扫清阅读与理解障碍的需要,也是语文课固有的任务之一;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语,即教给方法,又让学生学有乐趣。

3、检查读课文情况(开火车分节读)。

4、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说后指名说,老师帮助修正表达)

板书关键词:小麻雀;猎狗;老麻雀;掉;咬;救

5、引导看着板书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练习将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经过“同桌互说互评”――“指名试说,老师帮助理顺表达”――“根据课文特点抓住主要角色及故事的.发展顺序来说”这么几个步骤的练习,化解了难点,让学生从说不好到人人都能抓住要点概括好。

 三、紧扣结果,引发思考

这个故事新鲜吗?你对故事的结果感到奇怪吗?看看故事的结果怎么写的。(读故事的结尾部分)

这当然奇怪了:麻雀是那么弱小,猎狗是那么强大,但结果,老麻雀却赢了,吓退了猎狗,成功地救下了小麻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难道是因为这只猎狗胆小无能吗?

【设计意图】从出人意料的故事结果切入,追溯导致结果的原因,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为下面的教学找到一条统领全课、步步深入的思路。

 四、感悟猎狗的老练和凶猛

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请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感受猎狗的训练有素、凶猛、庞大。(有三处语段,点击课件出示)让学生扣重点词理解: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

1、“放慢”“悄悄”“嗅到”――通过形象演示来体会猎狗的老练;

2、“张开大嘴”“锋利的牙齿”――读、演,感受猎狗的凶残。

3、“庞大”“怪物”――站在麻雀的角度感受猎狗的庞大。

【设计意图】猎狗的老练和凶猛是突出老麻雀勇敢、无私的一个反衬,品读对猎狗动作、样子的描写,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中心的领悟及对作者所作对比描写的感知。

 五、感受老麻雀不顾一切的护子之爱

过渡语:既然不是因为猎狗的懦弱,那就是老麻雀有奇特的本事了?

用波浪线画出写老麻雀表现的语句。(学生交流后点击投影)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看看老麻雀是不是神鸟,是不是用了特异功能把猎狗吓走的?(不是)从哪儿看出它也是一只一般的、没有特殊本领的鸟?(它很紧张,很恐惧,很绝望,因为它看到孩子处境极其危险,自己又根本不是猎狗的对手)(相机感受小麻雀的幼稚和无奈)

3、但我们又老觉得老麻雀是一只不一般的鸟,它把凶猛、庞大的猎狗吓退了,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再读读写老麻雀的语句,看看它的不一般表现在哪儿,它是凭什么吓退猎狗的?小组讨论讨论。

随着交流,扣住重点词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无私的、强烈的、奋不顾身的爱:

(1)“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这个比喻特别吗?这样写突出了什么?(形容老麻雀奋不顾身地飞下来,速度快,有力量。)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说明它虽然感觉到了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毫无希望的决斗,非常紧张,但却毫不犹豫地去斗猎狗,全力以赴,不顾一切。

(3)“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非常紧张,全心应对强大的敌人,有再大的危险也不管了,才会这个样子。

(4)假如老麻雀会说话,它“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时会喊些什么话呢?

(5)透过老麻雀的外在表现,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它那颗拼死救子的内心:当它一发现猎狗靠近小麻雀了,要咬小麻雀时,它内心想?当它感受到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时,心里又想?

【设计意图】对这部分正面描写老麻雀勇斗猎狗的文字,先从“它也是一般的鸟”的角度去品读,深切感受它外表弱小、处于劣势的一面;再从“它的不一般的表现”去赏析,则体悟到它的力量,它的内心的强大。这种平凡与不平凡交织在一起,老麻雀的形象才更深刻地留在了学生心中,作者描写事物真实合理的文法也留在了学生心中。然后通过想象老麻雀叫的声音和它当时的内心活动,真切地感悟到老麻雀对幼儿无私的爱。

5、看到老麻雀感人的表现,作者也想到老麻雀内心去了: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读读作者的体会,进一步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深厚的爱。

6、概括: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品读感悟及体会作者的感慨,思考作者的概括,此时再来概括老麻雀的品质特点,抓课文中心,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六、回顾结果,体会爱的力量

1、你现在明白是什么力量让强大、凶猛的猎狗退步了吗?被这种力量震撼的仅仅是猎狗吗?还有谁?

2、参入原作作者最后抒发感触的话(投影)。体会作者对麻雀的敬佩之情。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摘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3、拓展:你还体验过类似的母爱或父爱的力量吗?听过类似的感人故事吗?(交流)

【设计意图】回顾结果,反观“老麻雀为何能吓退猎狗”,课始悬着的疑问至此有了明确的答案,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回到整体”,对课文旨意的把握由含糊到明晰,提升了一个层次。接下来参入作者原著中抒发感慨的话,既能从侧面强化对中心的认识,又让“吃不饱”的学生引发更深入、更广阔的联想。后面的拓展,意在使学生超越课文,拓宽联想,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麻雀》一课,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跟作者一样,被文中老麻雀爱孩子的力量和勇气震撼了。的确,这个世界上,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懂得了这一点,面对父母,我相信大家能更加懂得感恩。

【设计意图】简单结课,引导学生“由人及己”,看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懂得感恩,学习做人。

 八、课外作业(投影出示)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摘抄并背诵两三句歌颂母爱或父爱的诗句或名言。

3、爱阅读的你可以找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来读读。

附:板书设计

挡住;拯救

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后退)(落在)(掉下)

 课文麻雀教学反思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我在这节课上继续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谈体会来理解课文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感悟句意的能力。比如: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麻雀?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从书上找出相应的词语谈体会。通过读书,有学生认识到:小麻雀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是一只从树上摔下来的小麻雀;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这些内容都能从书本上找到相应的词语,而后我在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总结。以此来训练学生抓关键理解词句的能力。

2、我又引导学生结合书上句子,理解猎狗的形象,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做法。虽然,学生用找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理解体会还很生疏,但是,从这节课我能感受到学生有进步的,我相信,在进行一点时间的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会逐步提高上来的。

3、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本课老麻雀全力保护小麻雀的爱子之情是令人震撼的。动物界能有如此令人敬佩的情感,我们人类则更应该拥有。为了让还不太懂得关爱别人的学生受到爱的触动,能体会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也能学会去关爱别人,我在教学的最后,(在学生知道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之后),引导学生找自己身边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触动他们,让他们从文本中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感受爱的伟大,从而教育他们要学会用爱去关爱别人。

 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意指导朗读,当学生难以进入情境时,我根据作者的描述,让学生想象小麻雀的幼小无力,猎狗的凶狠庞大,老麻雀的英勇无畏以及它们的动作和神态。在感受的基础上再朗读,效果显著,进步很大。我与学生一起感受:从“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感受小麻雀的可怜、无耐与孤单,正如连堂所说:“此刻,它是多么需要妈妈呀!”从“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中感受猎狗的庞大、凶猛,从自己的对比中感受老麻雀的弱小。从而体会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所需要的那种勇气。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我虽然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但读书的形式单一化(指名读)缺乏多样化:默读,自由读,齐读……在授课环节中细节设计不紧密(板书),时间驾驭的不是很合理。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师的常用语要加以规范。这些足以说明在教学中我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内容来自互联网,侵删

主要内容
爱国卫生月手抄报内容 靖康之难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