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讲卫生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讲卫生的好帮手_中班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标:
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培养幼儿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爱洗澡”音乐及磁带、录音机;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剪好的'小红星若干。
过程:
1、《我爱洗澡》音乐,老师与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3、出示肥皂并请幼儿描述。(请幼儿自由发言)
4、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摩。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5、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老师引导幼儿寻找肥皂的小秘密。
(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
6、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奖励。
7、引导幼儿正确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儿讲卫生。
老师: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样洗手的?
幼儿讲述自己洗手的方法。
老师:“想想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的更干净?”(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8、幼儿自由吹泡泡,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各种玩具用清水冲洗干净。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幼儿对“玩肥皂”极感兴趣,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药味,搓在手上会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乐乐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
活动过程中发现:
(1)个别幼儿只顾玩玩具而忽视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对此,教老师应适时引导;
(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适。其次,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附: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内容来自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