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实验报告10篇
自动化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立体仓库这一实验,了解企业仓库的具体运作,关注其中的注意事
项,并掌握立体仓库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环境
模拟立体仓库、立体仓库控制软件、物料盒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写出每步实验大致步骤以及结果)
1.制作条形码
打开软件→修改数据源→保存→将条形码调到合适的位置→打印四份
2.立体仓库
(1)入库
将打印好的条形码贴到物料盒的四个面上并放在仓库入口处等待扫描入库→打开立体仓库控
制软件→核对堆垛机当前位置→设置入库作业→输入条形码→添加入库请求并选入货台→生成入货单→返回主页面并导入入库作业→物料盒成功入库
(2)出库
在入库成功的前提下设置出库作业→添加出库请求→根据仓位出库并选择出口→导入出库作业单→导入出库作业→完成
四、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亲身体验了企业立体仓库的运作,对立体仓库有了具体的认识,获得的印象也比理论教学更为深刻,为将来到物流企业工作打下基础。
自动化实验报告2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自动化实验报告3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2、全桥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3、图3—1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思考题
1、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图3—2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周面展开图
答: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答:将这两组应变片分别按照两个不同的方向贴在棒材上面就可以了,然侯利用不同的两组测量值就可以组成一个全桥电路,进而获得测量结果,无需再引入外界电阻。
3、计算系统灵敏度:ΔV=(25—13)+(37—25)+xxx+(124—112)/9=12.33mV
ΔW=20g
S=ΔV/ΔW=0.616mV/g
4、计算非线性误差:
Δm =(13+25+37+50+62+75+87+100+112+124)/10=68.5mV yFS=120mV
δf =Δm / yFS×100%=5.71%
七、误差分析
1、激励电压幅值与频率的影响。
2、温度变化的影响。
3、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
零点残余电压产生原因:
(1)基波分量。
(2)高次谐波。
消除零点残余电压方法:
(1)从和工艺上保证结构对称性。补偿线路。
(2)选用合适的测量线路。
自动化实验报告4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二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一阶电路――,一共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不过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知道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因此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过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通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下的各种波形,并且通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毫伏表的读数。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起的使用,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能力。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特别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因此电路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自动化实验报告5
优秀作文www.i1766.com推荐!21世纪正是一个讲求科技创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并渴望着拥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说,人才的培养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环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视。而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乃至整个社会就正是这样的环境。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处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我想,倘使有一天,整个国家都能够积极倡导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全社会都能够鼓励扶持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华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
这几天,我们精细班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有机化学实验,总共有四个实验,其中包括:《重结晶提纯乙酰苯胺》、《乙酸正丁酯的制备》、《1―溴丁烷的制备》和《乙酰苯胺的制备》。
对于这次的实验,我们不在像以前做实验时的那种松散态度了,因为实验的难度相对以前偏难了,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同学们对这次试验非常认真,每个组的成员都在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欣喜也有尖叫,欣喜的是实验很成功而且很快就要做完了,尖叫的那就是女生的事了,一有什么仪器的碰撞或者实验现象的产生她们就会狂叫,呵呵……真受不了。
在这几次试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比较新鲜的仪器,比如:保温漏斗、减压抽滤装置等。对于这些新的仪器,老师都是认认真真的叫我们怎样去使用,怎样的不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由此也可看出老师对实验的严谨以及对我们学生的负责。
在这次试验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前做实验的时候,我都是大部分丢给同伴做的,现在自己也跟着一起做,感觉真的很不错,在实验过程中看着那些自己做的实验感觉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里面有一些实验现象也很有趣。还有就是我觉得不管什么事还是多动动手好,你只会说不会做那不就等同于纸上谈兵吗。所以,我觉得这次实验非常有作用,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自动化实验报告6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并掌握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1、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
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以圆柱形导体为例:设其长为:L、半径为r、材料的电阻率为ρ时,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得(1—1)。
当导体因某种原因产生应变时,其长度L、截面积A和电阻率ρ的变化为dL、dA、dρ相应的电阻变化为dR。对式(1—1)全微分得电阻变化率dR/R为:(1—2)。
式中:dL/L为导体的轴向应变量εL;dr/r为导体的横向应变量εr。
由材料力学得:εL= — μεr(1—3)。
式中:μ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泊松比为0。3~0。5左右;负号表示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将式(1—3)代入式(1—2)得:(1—4)。
式(1—4)说明电阻应变效应主要取决于它的几何应变(几何效应)和本身特有的导电性能(压阻效应)。
2、应变灵敏度
它是指电阻应变片在单位应变作用下所产生的电阻的相对变化量。
(1)金属导体的应变灵敏度K:主要取决于其几何效应;可取(1—5)
其灵敏度系数为:
K =金属导体在受到应变作用时将产生电阻的变化,拉伸时电阻增大,压缩时电阻减小,且与其轴向应变成正比。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灵敏度一般在2左右。
(2)半导体的应变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其压阻效应;dR/R
内容来自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