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计划3篇
教育工作计划 篇1
按照xx市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在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创特色、树品牌、强内涵”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创建特色品牌,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为建设和谐xx、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群策群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
二、目标和任务
1.开展xx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和挂牌。xx社区教育学院、各社区学习中心、社居委(村)社区学校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和挂牌任务,对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标准,建立起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房屋管理有序、经费投入到位、保障措施有力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xx特色、社区特点、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加强对各社区的目标任务考核,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校建设情况将是考核的重点。
2.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程。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行”主题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卡,开展培训活动,上门指导服务,各社区要继续发动辖区居民,依托“xx终身学习网”在线学习,上传信息报道,力争“xx终身学习网”网上在线注册市民人数达到2万人,上传信息报道50篇。
3.提升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优质基地,丰富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年内力争所有5个社区学习中心达到xx市建设标准。加大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力度。继续开展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各社区学习中心要大力开发一批适合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课程,力争推出5门xx市级社区教育优秀课程。并将开发的地方特色课程经加工整理后作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充实到“xx终身学习网”市民学习在线课程中心。
4.加快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速度。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现阶段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组织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青、妇、团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切实开展“评估促进”工作,选准切入点,抓好示范点,突出闪光点,使学习型组织占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在近几年积极推进的基础上,力争全年完成创建“学习型社区”5个、“学习型企业(单位)”10个、“学习型家庭”100个的任务。
5.努力形成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形成特色是安民、惠民、富民、乐民的一项重要举措。管委会、社区、社居委(村)三级联动,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形成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做到“一街一品、一居一特”,成为社区居民心目中的好品牌。广泛遴选和培育全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2个,全民终身学习学习体验点10个,优秀社区教育活动品牌10个,社区学习团队20个,特色社区学习团队10个和百姓学习之星50个。
6.提高社区教育队伍水平。要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在建设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管理,通过制定培训实施方案,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社区教育队伍的素质,使之成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开展优秀社区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社区教育志愿者评选活动。
7.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围绕xx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社区教育训,力争社区居民全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总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30%以上,农民培训和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率达到50%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外来流动人员接受教育比例达60%以上。通过努力,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
8.大力开展职业培训。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在职职工、新型职业农民、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就业条件变化。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社区办学,举办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向社会有序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
9.加快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打造终身教育品牌,评选并宣传“百姓学习之星”。筹备举办20xx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相关活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认真做好老年教育工作。
10.加强社区教育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宣传,总结推广我区社区教育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思想,社区成员知晓率、认同度、满意率均达到60%以上。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制定20xx年社区教育工作意见和计划,重点是迎接20xx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前期准备工作安排,印发相关文件及材料。
四月份
1.召开社区教育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xx年度社区教育工作。
2.筹办社区教育学院,调整、充实、完善社区教育学院组织框架和学院委员会组成人员。
3.开展社区教育专项调研,指导社区开展三级网络建设和挂牌。
4.围绕“尚学之都”,提炼总结我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成果,准备好足够多的视频资料来诠释本地的特色和品牌,并上报市教育局。
五月份
1.检查指导社区教育三级网路建设和挂牌,对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标准,建立起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房屋管理有序、经费投入到位、保障措施有力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2.开展“xx终身学习网”网上在线注册市民人数和上传信息专项督导。
六月份
1.完成社区教育学院筹办和挂牌。
2.开展对各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校建设情况检查验收和专项考核。
3.开展社会教育培训任务中期督查。
七月份
1.遴选推荐1-2个能体现徽风皖韵风格的节目,制作3块反映我区社区教育工作成绩、特色和品牌系统的展板。做好社区教育成果材料汇编,并上报市教育局。
2.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市、区级培训。
八月份
开展社区教育特色品牌评选。培育全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2个,全民终身学习学习体验点10个,优秀社区教育活动品牌10个,社区学习团队20个,特色社区学习团队10个和百姓学习之星50个。遴选若干个优秀社区教育品牌上报市教育局。
九月份
1.跟踪督查完善上述工作,做好迎接20xx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十月份
筹备举办20xx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相关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社会教育培训任务终期督查,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市、区下达的社会教育培训任务。
2.开展对各社区教育工作情况年终考核。
十二月份
1.创建并评选xxxx区“学习型社区”5个、“学习型企业(单位)”10个、“学习型家庭”100个。
2.召开20xx年度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努力缩短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微机的利用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推广,也为了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 基本情况学校有配套建设的多媒体和卫星接收室等设施。
二、 指导思想以上级部门有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精神和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为工作指导。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科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坚持常规电教和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齐头并进,努力推进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三、 工作目标任务本期的工作目标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主,常规电教手段为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期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开发;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四、 具体措施:
1、做好计算机和卫星资源接收室的常规管理和维护工作,严格管理,爱护并充分利用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正常运行。工作期间出现故障,及时上报修理。认真做好设备的防护工作,教育学生爱护设备,保持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清洁,按照要求操作和学习
2、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填写好各相关的记录和表册。
3、重视管理员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对基础较好的管理员,要要求努力学习课件制作和管理知识。
4、按时接收现代远程教育卫星IP资源,及时整理和制作光盘。
5、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证微机室、多媒体室内不发生任何事故。
6、积极向学生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宣传信息时代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们的生存危机意识、职业进取意识。促使他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班班通使用制度
为了加强对学校“班班通”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各班必须遵守本制度。
一、教室的讲台等位置不得随意变动。讲台不要摆放水杯、粉笔盒等,保持洁净卫生。
二、注意系统的维护保养,保持电脑设备、展台及屏幕的完好、清洁。
三、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使用各类设备。
四、教师能正确使用教学设备,发现故障及时向总务处报修,确保正常使用。
五、任课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完毕,离开教室前及时关机,并填写电教使用记录,不得由他人代替。
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班班通”所有设备,除计算机教室负责硬件维护的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所使用的微机或相关的电脑设备。
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能乱拆接计算机各类端口线,未经同意,不能擅自更改网络设置,以免造成网络运行故障。 八、任何计算机需安装软件时,由网管员负责安装。所有计算机不得安装游戏软件,更不得随意增删计算机软件。
九、使用“班班通”设备时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完毕必须及时关闭各类教学设备,放学后班主任负责关闭总电源和上锁,并罩好防尘罩。
十、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班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的结果将纳入教师考核中。
教育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师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马颈坳中学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意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践礼仪
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三)展示礼仪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宣传礼仪
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新世纪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安排:
以校园礼仪为重要内容,以唱响国歌为突破口,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主动问好;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我校要依托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策划、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
内容来自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