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百家笔记网 - 好作文 - 正文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

2024-03-25 23:51:32百家笔记网 - 好作文   搜索 | 客服
A+ A-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1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通过特殊的日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1949年俄国发生的事情。这部影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重回法国家乡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留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情,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的记忆中……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代课教师,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犯过罪的、难缠的问题儿童。到那后,克莱门特发现校长以残暴的手段管治这般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种状况,他知道学校没有音乐课,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他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创作一些合唱曲,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组织合唱团,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最大的麻烦就是皮埃尔,皮埃尔拥有动听歌喉,却有令人头疼的调皮性格,在克莱门特慢慢教导下,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合唱团越办越好。而他却被校长踢出了学校。不让与孩子们再见。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

它不仅告诉我们不管是犯过罪的还是问题少年,只要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他们也一定能改好。作为我更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2

电影讲述了一位叫马修的老师来到一所寄宿学校当助教,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下,他了解了拉齐校长的凶暴以及孩子们的无法无天,追求自由的心。马修老师用音乐激励孩子们,使他们久已禁锢的心得以释放,并且领孩子们爱上了音乐,使孩子们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变。孩子们纯洁无瑕的心灵,与神圣的`音乐,打破了束缚孩子们追求自由的枷锁。其中,最主要的力量,其实是爱。是爱把误入歧途的孩子们带回了正道,马修老师是这个地狱般的学校变成了孩子们人生的转折点。

是这个学校针对问题学生开设的学校,觉得一定要用心做老师,其实老师不单单是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孩子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而身为老师应该在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去尊重、相信、理解、宽容他们。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位代课老师,他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至少在他的学生心目中。

我们应该善于去细心地去观察我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如果说皮埃尔是千里马的话,那么马修老师便是决定他命运的伯乐了,这要取决于马修老师对皮埃尔的细心观察和培养,才让他做了合唱队的领唱,并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以至于最后成为著名的音乐家。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3

近期我校举行了观影活动,学生与老师共同观看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同学们用晚自习的时间写下了自己的观后感,在全班同学上交的观后感中,助教老师们精心挑选出十篇较为优秀的文章,由学生本人在全班同学前作朗读展示,再由全班同学评选出较为优秀的三篇文章,获得丰厚的奖励。其中,同学们有对老师,教育以及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韩愈曾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马云曾说:“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甘愿当绿叶,永远希望学生比自己优秀,永远希望学生超越自己。”正如片中的马修老师,因材施教,晓以道理,动以真心,以真心感化学生,让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在这个日益重视知识的时代,影片也在告诉我们,是时候追寻尊师重道之古风。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根基,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同学们感慨电影中“犯错——惩罚”的残忍教育,使电影中的孩子们心灵蒙上霜尘,认为家长老师与孩子们应该构造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在成长过程中更应重视孩子们错误的纠正而不是过度的体罚,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生活中并非一帆风顺,少不了他人的偏见与别人的不理解。片中的马修的老师受到校长的冷眼与嘲讽,依然本着初心,让孩子们在塘底发出最美的童音。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重要的是我们要具备抵御他人偏见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学生观后感500字4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口碑不错的法国电影,我推荐给了孩子们看,这也是一部特别适合教育工作者看的电影。

作为老师,有时候,我们会有很多不满,这孩子咋了,调皮,捣蛋,学习上木脑瓜不开窍。看看《放牛班的春天》,多点包容和赏识,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电影名《放牛班的春天》就给人以遐想,何谓“放牛班”?“春天”作何解?法国乡下塘底的那间普普通通的男子寄宿学校充斥着暴力、混乱、恶作剧,几乎没有秩序尊严可言。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这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这种状况,给孩子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马修的切入点找得非常好,他不是一味地讲纪律、讲学习,而是从音乐教育出发,曲径而通幽。应该说,在哈杉校长的专制残暴统治下,这里的学生普遍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行为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无可救药。学须静也,而音乐教育或者说艺术教育是让人静下来的好方法。真让人想不到,一群乌合之众在阻力重重的环境下,居然被马修打造成了一支合格的合唱队伍,孩子们了不起!马修了不起!

《放牛班的春天》情感真挚细腻,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有一股温暖久久萦绕心间,都会有一种感动而泪流满面。我们都做过学生,或者现在还正做着学生,我们都明白身边学生的感受。包容和赏识,帮助学生找回他自己,可能是唯一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