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百家笔记网 - 好作文 - 正文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集锦

2023-08-12 15:02:13百家笔记网 - 好作文   搜索 | 客服
A+ A-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集锦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欢迎大家参考!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1

教导有方: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集锦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向各种有专长的人学习。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师道尊严: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不辞辛劳地贡献出全部力量。

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对爱情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赞扬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或对事业坚持不懈的精神。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也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名师出高徒:指有盛名的老师能培养出知识技艺水平高的人才。

亦步亦趋:原指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事事处处模仿或一味追随别人。

桃李满天下:比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极多,遍布各地。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指要善于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2

教导有方jiào dǎo yǒu fāng

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自: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示例: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勤勤恳恳qín qín kěn kěn

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示例:报德明功,~。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无微不至wú wēi bù zhì

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自: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示例: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 ◎曲波《林海雪原》一

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

解释: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自: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示例:假若有人愿意来看他,他是个顶~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二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

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示例: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 ◎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循循善诱xún xún shàn yòu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示例:先生~,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3

1、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教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2、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教师。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源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忙你?”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示例你们年轻人真是~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

4、良师益友:能给人教益和帮忙的好教师和好朋友

5、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教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教师。

6、师道尊严:本指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7、桃李之教:指教师的教诲。

8、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教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9、青过于蓝:〖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教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10、无师自通:没有教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1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2、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教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13、减师半德:指只学到教师的一半水平

14、误人子弟: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教师

15、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教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16、一字师:〖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二字的教师。

17、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教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18、教无常师:受教不必有固定的教师。

19、教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必须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教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20、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教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4

1、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3、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4、名师益友:指有学问,能给自己以教化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5、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6、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7、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8、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9、呕心沥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0、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1、误人子弟: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12、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13、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14、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15、教书育人: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16、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17、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8、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19、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20、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21、润物无声: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

22、桃李争妍: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亦作“桃李争辉”。

23、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24、悮人子弟: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25、谆谆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26、尊师重道:泛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诲。亦作“尊师贵道”。

27、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28、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29、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30、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31、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32、亦步亦趋:原指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事事处处模仿或一味追随别人。

33、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34、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35、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6、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7、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38、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39、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事情。

40、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

41、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

42、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师严道尊”。

43、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44、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45、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6、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向各种有专长的人学习。

47、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48、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49、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也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50、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5

1、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3、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4、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5、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

6、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7、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后辈或所教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8、后继有人:继:继承。有后人继承前人事业。

9、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10、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应该遵循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教导。

11、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12、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好老师和好朋友。

13、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14、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15、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16、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17、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样子。

18、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19、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艰苦。

20、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6

无私奉献

解释:好无私心的奉献,比喻好人好事的崇高精神。

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废寝忘食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埋头苦干

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兢兢业业

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尽心尽力

解释:指费尽心力。

出处:《晋书·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桃李争妍

解释: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默默无闻

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

春风化雨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教导。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潜移默化

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示例:这本身就增加了政府潜移默化介入日常管理的风险。

和蔼可亲

解释: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教师节形容老师的词语7

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冰壶玉尺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大人不曲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达人雅志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德深望重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大雅宏达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孚尹明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高风劲节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高风伟节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